玉溪峨山:“四力齐发”夯实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

发表于 2023-6-13 14:50 |
         近年来,峨山县认真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留住人才,构建人才互嵌、社会互嵌、发展互嵌的结构和环境,为推动峨山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引”才入峨
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峨山县人才信息库”,加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评估与预测,汇编发布全县紧缺人才目录,把人才引进同智力引进、短期引进同长期引进结合起来,持续充实队伍、激发活力。探索“乡愁+人才”模式,落实《峨山县鼓励和扶持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意见》,吸引24名峨山籍在外优秀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返乡创业发展。加大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力度,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新挂牌2个教育行业专家工作站和3个卫生行业专家工作站,柔性聘请省、市10名教育学科专家,省第三人民医院选派8名医生支援峨山县人民医院建设,着力提升县域科教文卫服务能力。

“育”才强峨
形成“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整合各类资源,重点实施基层一线培养一批、对口培养提升一批、技能实操培训一批、集中培训储备一批、理论学习提升一批“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建设。抓实年轻干部教育培养,选派1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跟班学习,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前瞻思维、成功经验和过硬作风。用好用活帮扶资源,选拔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级对口培养,选派46名医务人员到上级机构进修学习。聚焦七大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着重培育本土人才,常态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24期,新增农村实用人才206人。发挥学校培养人才的阵地作用,深化校企合作,峨山职中与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获省级立项,通过工学交替、校企双师等方式,年内定向培养重点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75名,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双向对接。

“用”才兴峨
搭建“产才融合”的发展平台


    坚持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服务的根本,以人才“第一资源”推动发展“第一要务”。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围绕7个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需求,抽调50余名党政人才组成工作专班,服务全县重点项目建设。选拔20余名社工人才参与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有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与“百名专家扶百村”行动有效衔接,累计选派291名干部人才参与帮扶,全县78个村(社区)人才帮扶覆盖率达100%。立足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组建3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家服务队联系服务村集体经济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专家工作站作用,各专家工作站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各类活动25次,推动人才智力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等一线集聚。

“留”才稳峨
打造“拴心留人”的服务体系


        加强和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把人才环境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紧贴人才需求,努力提供高品质的人才服务。积极筹集人才公寓,制定出台《峨山县人才公寓管理办法(暂行)》,切实为人才提供健康体检等服务。向全县12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发放玉溪市“百千万人才计划”“兴玉英才计划”等系列文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营造爱才荐才之风,动员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积极申报。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广泛采取走访慰问、定期座谈、个别交流、谈心交心等方式,加强各级领导干部与人才的沟通联系。推行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妥善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最大限度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切实以更舒心环境、更优质生态吸引更多“金凤凰”的到来。(县委组织部 刘芳池)

内测

GMT+8, 2025-4-7 10:21 , Processed in 0.043211 second(s), 1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