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良棚乡:聚焦群众需求,弘扬文明新风,致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升级版
发表于 2023-6-8 09:30
|
富良棚乡始终坚持把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群众需求,盘活各类资源,围绕“四有”标准,在阵地塑造、队伍培育、思想教育、志愿服务上下功夫,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遍地开花,打造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升级版。
巩固活动阵地建设,延伸文明实践触角。
富良棚乡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务实管用的原则和激活闲置资源、共享区域资源的要求,充分延伸文明实践的触角,建立了“1+7”的1个乡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体系,并与党群服务中心、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进行整合,集中现有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积极推进场所、标识、布局、制度等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到有工作制度、有岗位职责、有服务事项、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台账,争取资金完善各项活动设施,逐步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规范化管理。
加强机制队伍构建,稳住志愿服务基石。
提高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的认识,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站建设列入乡党委年度重点工作,每季度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工作,每月将志愿活动开展纳入村工作清单,进一步做好文明实践工作调度。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全乡创建志愿者队伍14支,全乡干部职工、各村“两委”干部全员参与,妇联、团委、司法、卫生等各单位(部门)均涉及,每半年开展培训,提升服务意识与能力。同时,鼓励全乡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响应志愿服务号召,扩大志愿队伍力量,构建了“志愿服务村村通、群众需求全覆盖”的格局。
坚定主题思想教育,凝聚群众精神共识。
为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传播主流文化,富良棚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公民道德、中国传统文化、家风乡风建设等主题开展宣教活动。利用布标横幅设置、大喇叭滚动播放、赶集日宣传单集中发放等的形式,扩大宣传影响力,全面营造思想教育氛围。充分运用志愿者会“彝语+普通话”双语优势,在日常下乡入户中面对面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并抓住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彝乡大讲堂、文明讲堂、红白理事会、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等契机,让思想教育通俗易懂,实现“声”入人心、入脑入“行”。2023年,各类理论政策宣讲和集中宣传受众超过1800人次。
注重活动丰富多样,实践为民服务初心。
富良棚乡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全乡各项任务相结合,制定全年度、月度活动清单,做到有序推进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成效。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积极完成助农栽烟、抗旱保民生、安全维稳、森林防火值守等志愿服务;发挥党员志愿者带头作用,动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清河行动、植树绿化等生态环保活动;结合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传承优秀文化系列活动;把握特殊节点,在“3.8妇女节”、“学雷锋”活动月、“3.15”消费者权益日、世界读书日、国庆节等,以法制知识推广、农家书屋阅读会、“聂耳合唱团”表演、慰问特殊群体等活动;定期开展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创建、峨山好人、玉溪好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常态化开展创文、村规民约、传承良好家风等座谈交流。以丰富多样的志愿活动,形成实践所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引导群众成为文明风尚的传播者、文明行为的实践者、创建活动的参与者,构建文明和谐、崇德向善的乡村氛围。
下一步,富良棚乡将强化组织引领、争取上级支持、加大举措创新,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富良棚乡 周俊)
内测
GMT+8, 2025-1-20 09:12
, Processed in 0.046594 second(s), 19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