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黄草岭:民族团结富民强村

发表于 2023-5-10 09:22 |
         黄草岭村民小组是岔河乡谢札村民委员会下辖一个村民小组,坐落于高鲁山麓西侧,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素有天然氧吧的美称。居住着彝族、哈尼族、汉族共53户205人,其中以彝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0%以上;现有党支部1个,党员18人。全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等。长期以来,黄草岭村民小组立足自身实际,把谋求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作为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强组织 固民族之基

         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黄草岭村民小组党支部始终将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融入小组重点工作,将民族政策作为学习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主题党日、云岭先锋夜校等集中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民族团结和宗教工作相关知识,认真贯彻民族平等、团结、稳定、繁荣的工作方针,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民族团结意识。



抓经济 推民族发展

         黄草岭村民小组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培植“种植+养殖”,积极动员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养殖黑山羊、黄牛和天然野生蜜蜂等特色产业。2022年带动村民种植菜豌豆40亩、蔬菜16亩、果园21亩;养殖黑山羊10户390只、黄牛3户86头,养蜂7户141窝。通过举办培训班、提供外出就业信息等途径,积极引导小组村民转变观念,大胆地走出去,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目前全组在外务工人员高达110人,占全组总人口的53.6%。同时突出抓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保民生 促民族和谐

       一是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改善人居环境。黄草岭村民小组是岔河乡地质灾害监测点之一,2016年被列为地质灾害搬迁村庄。搬迁项目于2016年9月正式启动,总投资1482.58万元,其中公建部分投资535.12万元,完成科技文化室、党员活动室等项目建设、村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民建部分完成投资947.46万元,建成1层户型民居25栋,2层半户型民居28栋。2021年6月,启动黄草岭村民小组养殖小区建设项目,投资40.15万建成53间圈舍。2021年1月,53户205名村民已全部搬入新居。



       二是做好社会事业保障工作。积极做好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大力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努力实现应保尽保。2022年黄草岭村民小组累计纳入农村低保17户29人,其中脱贫户及三类人员监测户5户14人,分散供养人口3户5人;享受残疾人补助6户8人、参加新农合作医疗保险173人、安排公益性岗位4名。关心关爱弱势群体,通过开展慰问走访活动,向监测户、脱贫户及一般家庭经济困难户发放临时救助金,让村民感受到了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了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重宣传 助民族团结

          黄草岭村民小组坚持把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作为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党的民族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工作中,结合普法强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以微信、大喇叭、标语、宣传册子等方式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确保群众政策知晓率不断提高。通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发放民族团结宣传资料,并在入户走访时将民族政策一同带进村民家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村组干部将其与推进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群众中去,认真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和合理诉求,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推动了黄草岭村民小组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保证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群众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谢札村委会)

内测

GMT+8, 2025-4-5 04:39 , Processed in 0.046323 second(s), 18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