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 小街文明:凝聚乡村振兴之力 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发表于 2022-9-2 15:27 |
   峨山县小街街道文明社区距离峨山县城7公里,是一个回族聚居区,也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誉有“侨乡明珠,魅力文明”之称。文明社区现有常住人口2600余人,户籍人口2196人,共居住了回族、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白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同胞共同生活,俨然成为了一个融洽和谐的美丽“大家庭”。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桥头堡”


     文明社区共设党支部3个,党员85名。文明社区党总支以“主题党日+”为载体,全面开展“主题党日+政策宣传”、“主题党日+乡村振兴”、“主题党日+人居环境提升”等活动,力争全体党员都做民族文化的宣传员,带头讲政策,出点子,努力在创建工作中争当表率、树立标杆、起好示范。加强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先后成立了“文明社区妇联”、“文明社区工会”、“文明社区侨联”。依托社区活动阵地的资源,创建党群活动中心,打造“侨胞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为文明社区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创新发展思路,激发“新动力”


     文明社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运输业、商业、餐饮业、劳动力输出、土地流转、种植业等为主优化提档发展,促进文明经济持续向好发展。近年来,部分居民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出走村子发展餐饮业,目前,文明社区人在外有餐饮经营户40余家,特别是“文明烧烤”在玉溪成为小有名气的“文明代表”,餐饮经营户每年预计营业收入1000余万元。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社区牵头流转土地近700余亩,引进种植大户种植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居民在获得租金的同时,也获得了就地就业的机会,每年土地流转为居民增收100余万元。2020年,社区盘活了文明麻纺织厂闲置土地,给文明社区带来了新的集体经济增长点,集体资金每年增收18万元。

狠抓项目建设,画出“新蓝图”


     文明社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自2013年以来,上级各部门共投入1300余万元,共实施49项工程,打造出了侨乡文化长廊、党群科技文化场所、农特产品交易市场、休闲文化长廊、灯光篮球场、停车场等群众受益的公共场所,同时,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为契机,不断加强村庄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硬化了6000余米村内道路,在文明后山“环村路”栽种樱花820棵,争取“点亮彝乡”工程,在社区主要干道安装132盏太阳能路灯,方便群众出行。在村内主要干道安装监控摄像系统,打造了农村天网工程,不断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绘就了一幅新时代农村的“美好画卷”。



维护团结稳定,构筑“强基石”


     文明社区始终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标,定期在社区内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活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充分发挥社区调解委员会作用,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近年来,社区矛盾纠纷调处率100%,成功率达90%以上。持续抓好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力度,第一时间掌握社区内治安状况,对重点人员、重点事件及时分析研判,及时向上汇报,实现妥善处理,多年来,文明社区呈现出了“民族团结,和谐稳定”大好局面,为文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团结促发展,发展促团结。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路上,文明社区正在努力走着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民族特色的“新路子”,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文明的乡村风貌会越来越美,文明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富。

内测 ( 滇ICP备07500970号-2 )

GMT+8, 2025-7-3 13:03 , Processed in 0.046336 second(s), 18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