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建设工作通过县级初验

发表于 2020-6-9 08:31 |


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现场交流……6月3日,由县政协副主席马晓东带队,县创建办检查验收组一行深入双江街道,对全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街道党工委书记方奇、人大工委主任龙治文陪同检查。


检查组一行首先来到“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云南省十大刺绣名村”摆依寨,跟随讲解员在民族团结广场,观看了该村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展板,依次参观了彝族刺绣工作室、党员活动室、民族文化长廊,沿着彝族文化传习馆的青石板路,来到了摆依寨传习馆,观摩了解传习馆内的图片展板、彝族支系分布和各自代表性的服装、各种古老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具等展品。


随后,检查组一行分别走进普华寺和基督教堂,了解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宗教活动场所的内容。双江街道是峨山县宗教工作重点街道,辖区内宗教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并存。共辖三所清真寺、一所佛教普华寺、一座基督教堂五个宗教活动场所。截止2019年底,有登记在册的信教群众近5000人,其中佛教1700余人。


在有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本”赞誉的万和村,检查组通过听、查、看的形式,对万和立足自然田园风光、彝族文化、建筑风貌、特色产业等元素,充分挖掘生态、人文、产业等资源,实施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改造、特色产业培植、民居保护与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项目,打造成美丽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在嶍峨古镇建设现场,检查组边走边看边问,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建设情况。嶍峨古镇建设项目规划面积为2.8平方公里,概算总投资19.85亿元。项目集中恢复建设城门楼、来熏门、朝阳门等历史古迹,并结合建设滇中文旅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定位,充分挖掘峨山“祖先文化、花鼓文化、圣火文化”三大彝文化品牌,以“六彝”等民族文化、民族习俗为核心,打造“民族文化产业、旅游服务产业、特色手工业”三大重点产业,构建特色民族产业为主导的多产联动发展格局,从而把嶍峨古镇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商贸等功能有机融合的旅游特色小镇。随后,全体人员观看了双江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纪实专题宣传片《手足相亲 和美双江》,进一步了解了双江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检查组一行通过一整天的时间,实地检查双江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村组、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宗教活动场所等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实地查看、观看展板和专题片、现场交流等方式,对双江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认真指导,并对各示范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对双江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在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思路、善于总结、措施有力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通过县级初验。(毕晓琳)

3.JPG (202.96 KB, 下载次数: 4406)

3.JPG

内测 ( 滇ICP备07500970号-2 )

GMT+8, 2025-7-2 06:43 , Processed in 0.046338 second(s), 18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