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一心一意跟党走

发表于 2020-4-29 14:49 |
--峨山县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县与扶贫攻坚“双融合、双促进”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地处滇中,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县。全县辖3镇3乡2街道、76个村(社区),在1972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彝、汉、哈尼等25个民族,总人口1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彝族人口、农业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68%、57%、80%,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6%。峨山历史悠久,彝族文化底蕴深厚。距今约1—2万年前就有人类在峨山生息繁衍,彝族人文祖先阿普笃慕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峨山人杰地灵,自然人文底蕴雄厚,孕育了众多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名人贤士,文有官至大理寺少卿的书法名家周於礼,武有战功卓著的英模名将范石生。峨山还是滇中地委旧址、红色政权起源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峨山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同甘共苦,和睦相处,走过无数艰难险阻,迎来了共同富裕、共同进步的光辉道路。


一、加强扶贫攻坚  增强民族团结


县委办: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县委办成立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创建工作。工作中,按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推进”要求,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各项工作共同推进、相互促进。
2020年一季度,在认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县委办公室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把“出思路、想办法、抓推进、勤督查”重要方法贯穿工作全过程,切实履行好参谋助手、督促检查、综合协调等职能,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高效运转,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和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助力。
在开展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中,通过认真走访调查、制定发展计划,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的扶贫策略,积极开展元旦、春节慰问工作,总计为联系贫困户带去5000余元的慰问品(金)。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推进”。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工作宣传月活动等各项工作。


财政局:富良棚乡美党村是县财政局“挂包帮”定点扶贫村,村委会下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03户1121人,以种植烤烟、玉米、蔬菜、药材等为主。
年初,通过到帮扶村走访调研、实地察看拟实施帮扶项目、召开全局帮扶工作会议等形式,了解掌握帮扶村具体困难和需求,确定目标任务,认真谋划年度全局帮扶工作,先后10余次与村“两委”及部分村民座谈交流,共同商议拟定富民产业、文化建设、亮化美化、基础设施、宣传惠民惠农政策和群众关心的低保、医保、危房改造等政策。一是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协调解决帮扶项目资金,2019年,为村委会直接或间接协调落实解决资金63.36万元。因地制宜,拓展产业发展项目,始终把帮扶村产业发展项目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谋划,积极协调,多方考察适合帮扶村发展的产业。联系药材公司与村委会组建药材专业合作社,以“政府支持、农民众筹、公司投资”的发展模式,形成与公司在产品、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关系,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达到产销统一。积极配合红塔集团做好养牛、人工菌种植基地建设。二是组织开展干部进村入户帮扶,结对帮扶贫困户,扎实做好“回头看”活动,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问题解决好,把各类矛盾化解好。做到结对帮扶干部精准入户,因户施策、综合施策。认真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帮扶手册》《玉溪市精准扶贫明白卡》等资料,精准细化“户户清”措施。为精准帮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三是以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全体干部职工赴帮扶村与村委会班子进行座谈,同时为贫困户带去节日慰问品。在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做好驻村工作队员的选派工作中,选派的2名干部职工在驻村帮扶中与单位所在股室工作脱钩,驻村时间超过200天以上。四是积极配合村委会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三创”工作为契机,把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从县城延伸到村委会。积极主动配合村委会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投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经费,为打造美丽宜居乡镇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农村局:认真落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与扶贫“双融合、双推进”工作,努力建设和完善“三农”领域短板,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是当前履行农业投资管理职能的重要任务和应对农业投资下滑形势的有力抓手,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乡镇(街道)上报,峨山县向市农业农村局上报全县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资金7050万元,涉及全县15个行政村的村内干道、巷道、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等建设。经过实地调研走访,初步上报5个市级乡村振兴现场会观摩点:菊花村产村融合发展项目、美丽宜居新松山建设项目、万和产旅融合示范村项目、平乐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峨山县美丽县城提升项目。上报3个市级领导联系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点:觅池冲、安常、矿山三个村民小组。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上述8个村庄临时建筑、违规建筑、“一水两污”治理、新建公厕、垃圾房等进行规划建设。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目前,我县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00%覆盖,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2019年累计完成7967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新建、改建;累计完成37座公厕新建,圆满完成市级下达的建设任务。


二、教、体、文、旅齐头并进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与扶贫攻坚“双融合、双推进”政策,促进我县民族团结与文、教、体、旅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结合我县实际,明确扶贫重点和扶贫思路。
在教、体方面。根据《玉溪市2020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工作方案》的精,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结合教育体育工作的实际,成立领导小组,指导全县中小学开展活动。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纳入2020年1月份学校的重点工作,学校各部门加强协作,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组织教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召开少数民族教师座谈会,提出合理建议,为营造团结和谐校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是组织开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三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课,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繁荣昌盛、团结和睦,通过紧张激烈的知识问答增加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和生活习俗的了解,让学生,了解知道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
四是营造民族团结教育宣传范围,各学校利用中午校园广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宣传,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牢固树立起“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通过每天的广播向学生们宣传改革开放40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学习宣传我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开展民族团结黑板报比赛、民族团结“手拉手”主题手抄报比赛。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中小学开展学习彝族刺绣、学唱彝族歌、学跳彝族舞等活动来传承优秀彝族文化。
五是开展扶贫扶志“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教育实际制定出《峨山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扶贫扶志暨“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全面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
在文、旅方面。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与扶贫攻坚“双融合、双推进”政策,切实帮助全县文化旅游贫困村和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经营及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促进我县民族团结与文化旅游扶贫工作深入开展,按照相关要求,结合我县文化旅游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文化旅游扶贫。产业扶贫是重要手段之一,2019年以来,我县确立了以加快文化旅游发展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同时确立省、市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突破口,突出民族团结与乡村旅游扶贫优势和特色。精心编制扶贫村旅游发展规划,开展沿途村落旅游环境治理,以清丽的山水环境吸引游客,为贫困村带来旅游市场和就业机会。在旅游扶贫重点贫困村新建旅游公厕、停车场、标识牌、摄影点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旅游行业“百企百村”结对帮扶和“万名党员帮万户”活动,提升旅游接待条件,帮助旅游村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三、为民族团结进步保一方平安


峨山县公安局积极配合县委依法整治全县宗教重点问题,打击邪教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促进”。
一是全县伊斯兰“三化”治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9年11月29日,根据中共玉溪市委交办峨山县委的宗教工作重点5大问题清单涉9个单项问题,中共峨山县委于12月5日组织召开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问题清单整改工作,制定《峨山县2019年宗教工作重点问题整改包保方案》,推进伊斯兰教“三化”治理工作。
二是积极开展法律法规进宗教场所学习宣传教育,营造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浓厚氛围。2020年1月9日至15日,县公安局牵头组织统战、民宗、司法、街道等部门开展法律法规进宗教场所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到大白邑清真寺、峨山县基督教福音堂、佛教寺院普华寺等宗教场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提供 “放管服”咨询服务200余人次。
三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与重点项目矛盾纠纷化解。县公安局组织工作组对2020年3月10日前搬迁安置过渡的第一批玉昆项目村庄搬迁的化念镇山松迭组、大寨村三组、四组35户群众开展工作,第一批35户群众按照县指挥部确定3月10日搬迁时限要求,通过思想沟通,法律宣传、政策解释,密切了警民关系,化解了社会矛盾,为推进第二批279户大规模村庄搬迁过渡安置打下了基础。
四是做好春节期间重点项目农民工工资权益保障问题。春节期间,县公安局积极重点排查我县在建的重点铁路、高速路及棚户区改造、市政工程建设等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引导农民工理性依法维权,开展农民工工资权益保障服务,依法处理4起2020年春节期间农民工聚集讨薪问题。
五是在大西村扶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双融合、双推进”工作中,县公安局对塔甸镇大西村“挂包帮”扶贫工作持续推进,2020年第一季度,局领导、部分民警50余人次走访大西村8个村民小组170余户,帮助解决问题20余个。
目前,峨山县公安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促进”工作正在强力推进之中。


四、培养少数民族检察人才,促进民族大团结


少数民族干部在峨山县检察院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在定向培养少数民族检察人员、定期培训少数民族干部、专门遴选少数民族员额检察官、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方面,峨山县检察院注重营造“奖优罚劣”的氛围,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干部评先评优、晋升晋级提拔使用上,以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作为重要标准,在全院上下形成了工作业绩你追我赶的局面。同时,注重将少数民族干部适时安排到重要岗位进行锻炼和培养,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快速提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副科以上少数民族干部占到一半以上。在选人用人上遵循量才使用、用人所长的原则,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特长。我院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长处、性别、个人特点的要素来安排岗位,使每位干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出最大潜能。特别注重充分发挥双语检察官的长处。我县是一个彝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许多群众更习惯用彝族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所以在每个科室都配备了双语检察干警,使干警办案过程中能够和当事人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使双语检察官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五、乡镇(街道)齐努力,民族团结促发展


大龙潭乡:大龙潭乡党委、政府紧扣少数民族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这一主线,紧盯产业发展,以脱贫攻坚主业带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是面对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形成民族团结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亲自管、具体干部亲自干”的领导责任体系,通过强有力的领导, 进一步提升了 干部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向心力。二是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学习纳入到我乡中心组学习及干部理论学习之中,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民族团结有关知识,在全乡营造民族团结知识学、懂、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凝聚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三是坚持“一手抓创建、一手抓巩固、 两手共发力”,在往年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在今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的同时,持续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果。


甸中镇:甸中镇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活动,通过“红色甸中”微信公众号、镇村组微信群、墙体文化等方式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内容,促进全镇各族干部群众增强对民族宗教政策的了解和掌握。一是推动就业扶贫,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准确获得就业信息,镇里安排农业农村工作队员深入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掌握准确用工信息,全力为群众外出务工做好服务工作,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与民族团结进步、脱贫攻坚“三赢”的目标。二是加强产业扶贫,增强增收致富后劲,认真落实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实施甸中社区产业扶贫项目,聘请农业专家到贫困帮扶村为产业发展把脉支招。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2020年甸中镇共有4个扶贫项目,分别为大寨村委会倪家组机耕路建设项目、小河村委会普牡丹组村内道路硬化项目、小河村委会普牡丹组雨污分流建设项目、镜湖村委会水晶厂组机耕路建设项目,4个项目共计预算投资160万元。四是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严格落实脱贫后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政策的要求,做到驻村帮扶单位责任不变、力度不减,重点关注因病、因残、因灾等无劳动力家庭的“边缘户”“监测户”,做好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措施,杜绝“漏贫”“返贫”现象发生。


双江街道:双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时调整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双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整合各行业部门力量,群策群力,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实行街道领导包挂钩联系制度,统筹安排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奠定基础。2020年的扶贫项目,其中总果村委会总果组高效节水项目已完成工程量70%,桃李村委会下玉塘组村内道路硬化项目已经完成工程量75%,高平村委会茂作洛组村内道路硬化项目已经完成工程量10%,完成高平村委会高平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和公示工作。二是统筹民生发展,让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共享惠民扶贫政策。初步确定可以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符合条件10 户 20人认定资格。进村入户积极宣传扶贫小额信贷,发放2020年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告知书300余份,坚持户借、户用、户还原则,贫困户与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第一书记等共同协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把扶贫小额信贷精准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促进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发展生产。三是积极探索种植类产业扶贫项目。街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以群众增收为目标,在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聚集的高平、总果村采取试验示范和大户带动等方式参与山药种植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全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群众谋划增收渠道、脱贫之路,积极推广山药种植和中药材(以续断为主)种植。四是持续加大就业扶贫帮扶力度,加快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建设,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无害化治理、资源化利用。2019年实施的总果村委会丁皎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项目,2020年4月完成工程竣工验收。扶贫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夯实贫困村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出行难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小街街道:小街街道认真践行“决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攻坚“双融合、双促进”,不断强化民生保障,夯实民族团结基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一是抓牢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补齐贫困地区基础短板。为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群众对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认同感和自身脱贫的使命感,小街街道及时制定《2020年“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方案》,任务层层分解、计划层层部署。二是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进行彝汉双语宣讲,克服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在街道四个贫困村(社区)依据自身优势,围绕“绿色食品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雨来救村烤烟种植面积占全街道三分之一,大维堵村通过发展人工菌、养鸡场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三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战役,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收费制和“垃圾不落地”模式,充分发动各族群众、贫困户参与到卫生整治行动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目前,小街街道成功创建为县级文明单位,牛白甸社区创建为“第九批云南省绿色社区”。四是加强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帮扶力度,积极落实贫困户就业支持,1-3月,共实现新增转移就业331人;组织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劳动力报名电工、焊工初级、中级、高级、技师技能及计算机操作合格证书等培训,为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充分就业机会。


岔河乡:通过历年不懈努力,岔河乡在扶贫攻坚和各项建设工作都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一是在农村危房改造方面,2017年完成“四类对象”CD级危房修缮加固46户、拆除重建26户,2018年的24户危房改造已完工,2019年“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11户,现在正在开展2020年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情况排查工作。二是在扶贫贴息小额信贷方面,2016年全乡发放每户5万元以内扶贫小额贷款52户251万元,2017年放贷62户300万元,2018年放贷73户336万元,2020年放贷工作已经开始,目前正在宣传政策阶段。三是在基本医疗、养老方面,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符合参保条件的100%参加养老保险,构筑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保险+兜底保障”四道保障线。四是在人畜饮水,产业发展方面,目前,岔河乡7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水质、水量、集中供水率、用水方便程度均已达标。全乡发展种植软籽石榴920亩、柑橘500亩,投入230万元发展种植中药材100亩。同时做好“米”文章,以玉溪市嘉禾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禾外香”水稻品牌为龙头,培育种植1000亩水稻,打造有机、绿色大米为主的水稻生产基地。做好“药”文章,发展当归、黄精、枳实、板蓝根等林下中药种植5000亩以上。五是在教育扶持方面,做到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无辍学,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小学、初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分别按照每年1000元和1250元标准补助生活费。2019年春季、秋季学期“雨露计划”补助项目下达资金14万元,通过开展摸排调查,层层审核,最终补助符合补助条件的建档立卡人口春季学期43人,秋季学期35人。乡政府还多方筹集资金建立教育奖励资金,2019年为29名考取二本以上新录取大学生给予每人1000元奖励,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


富良棚乡:目前已经完成2020扶贫项目评审工作,共通过8个评审项目,主要涉及机耕路项目和瑶鸡养殖项目。一是完成总投资81万元,覆盖石板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245户1081人的大西水库抽水站建设工程。完成涉及全乡17个村组4559人,投资15万元的富良棚集中供水站应急供水项目。推进工程总投资241.06万元,涉及婀娜村委会、美党村委会和翻家村委会11个村民小组的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二是积极开展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兜准、兜住、兜牢”工作,完成对全乡688户257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27户105人山苏群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进行补助相关工作。三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巩固烤烟产业基础地位。今年计划烟叶收购182万公斤,目前正在进行烤烟育苗工作。同时管护好5000亩柑橘、3000亩温带水果、2070亩中药材,继续发展番茄、菜豌豆等蔬菜种植。四是有序组织人居环境项目复工,继续推进第一批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婀娜、摆依、美党)项目建设,第二批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翻家、茂那代、雨果、咱拉黑、稻香、丫勒、清泉)已进行了招标。集中力量解决“4类重点对象”基本住房安全问题,排查出有住房安全问题30户。推进“厕所革命”,对222户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建设。五是全力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管理基层少数民族宗教事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在集镇、周边、主要街道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宣传氛围。通过富良棚乡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推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知识。咱拉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已进行招标,正在公示。针对花椒村扶贫易地搬迁向群众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峨山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知识竞赛,强化“网上”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公众号“最美彝乡富良棚”推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信息。


六、维护民族团结  稳定信访工作


按照峨山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的要求,县信访局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9名干部职工全参与民族团结知识答题竞赛,并根据各人答题完成质量给出分值,造表登记,报送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坚持注重与各民族的交流交融,在彝族火把节、开新街节、回族圣诞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期间,信访部门主动安排人员参与,少数民族同胞同乐共庆,融洽关系,增进情感。
在处理民族矛盾纠纷中,认真落实村(社区)日排查、乡镇(街道)周排查、县月调度制度,矛盾纠纷、重点人员逐案建档、动态监管,一大批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得到妥善化解,信访主要指标得到下降。
在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方面,自2019年6月峨山县信访局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县示范机关创建工作以来,不断加强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工作中自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文化,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方面,2019年全县机构改革后,县信访局的脱贫攻坚帮扶联系点甸中镇小河村是个彝族村寨。9名干部职工联系村委会7个村民小组的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8户于2018年脱贫,4户2019年脱贫。年内4次组织干部职工到村委会各村民小组开展走访帮扶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栽种烤烟,为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节日慰问活动,送去慰问金2400元。


七、保护野生动物  促进生态文明


2020年以来,为切实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严厉打击乱捕滥猎和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制品现象,在上级政府及林草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县林草局深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在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日“爱鸟周”第35、36、37周年之际,结合“爱鸟周”保护月契机,在全县8个乡镇(街道)组织开展了32次野生动植物巡护宣传活动,出动巡山宣传保护人员917人次,出动车辆236辆次,宣传范围涉及社区、学校、集市及花鸟市场60个,发放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资料10000份。积极救助被困野生动物如麂子、竹鸡、乌龟、蛇类、猫头鹰等8起,以宣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前提,以有力打击乱捕滥猎、非法盗猎等违法犯罪行为为保障,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入春季,县林草局协同县森林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林政稽查大队等执法保护单位,以打击非法捕猎行为,拒食野生动物倡议为主题,及时开展春季鸟类巡护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使用恶劣手段用网捕、毒杀、猎夹猎套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遏制了非法出售、购买、运输、携带野生动物及制品的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参与拒食野生动物的行列,有效发挥野生动物保护的警示教育作用。同时,完善野生动物肇事危害农作物补偿管理,每年秋冬季,野生动物(主要是野猪)危害农作物及牲畜事件频繁发生,危害农作物和牲畜的农户损失严重,农户怨声载道。县林草局和中保财产公司协作调查取证,按损失程度认定国家补偿标准,解决群众部分损失,并认真及时向农户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户对野生动物积极保护意识。2017年,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补偿金额45640.00元;2018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补偿资金66844.28元;2019年,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补偿金额270000.00余元。
在整齐规范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产品经营许可证审批程序方面,坚持实地调查、严格把关,不符合养殖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驯养繁殖野生动物进入市场销售环节由农业农村局实行严格检疫,保障驯养繁殖产品经营市场公共安全。坚决取缔非法养殖、无证养殖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非法买卖野生动物,坚决不乱采滥挖野生植物。让广大公民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局意识,自觉履行野生动物保护义务,积极参与全民义务植树,爱绿护绿,为野生动物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园。


八、明确创建责任  聚焦优质服务


为确保我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县卫健局在第一时间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团结和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共同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一是制定《峨山县卫生健康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之一,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不减、压力不松。
二是医改工作全面深化,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托管民营医院、市县医联体建设工作。
三是监督执法工作有序开展。依法履行公共场所、饮用水、学校、医疗机构等卫生监管职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法规行为。2020年以来,取缔非法牙医摊点7起,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1件,医疗事故技术鉴定3件,切实把“预防为主”落到实处,保持职业危害形势总体稳定。
四是着力推进计划生育和人口家庭管理,持续推进全面二孩政策,完善一孩、二孩生育服务登记制度和第三孩审批制度。五是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班子成员自觉按时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带头履行党员义务、带头自我批评,摆正身份、率先垂范。督促各级党组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全力抓好党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开展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等四个专项整治。
五是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县卫生健康局及时采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联合公安、运政、交通等部门,在高速公路和普通交通干线的县界入口设置体温检测服务点, 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全面加强对过往人员检测服务工作,力求早发现发热病人,早隔离疑似病人。截止2月21日检测点撤除,累计检查车辆23777辆次,人员45184人;劝返车辆2209辆,劝返人员4078人。虽然目前我县尚未发现确诊病例,但形势依然严峻。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做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各项工作。
六是在防疫期间,县卫生健康系统取消春节休假,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2月13日,县卫生健康局组建了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四家县直医疗机构80名志愿者组成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2月17日,选派1名医生、2名护士参加云南省援鄂后备医疗队;2月19日,由2名护士组成的首批援鄂医疗队启程赶赴湖北支援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同时,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学校、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防控堵卡点、集中隔离观察点、定点酒店、复工企业等相关单位进行疫情防控监督检查。截至4月8日,累计出动卫生监督员316人次,督查492家1776次,下达监督意见书403份。

峨山网 (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2 )

GMT+8, 2024-4-20 10:35 , Processed in 0.045163 second(s), 1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