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同心圆 绽放幸福花|传统彝文化招牌 打造共同精神家园

发表于 2022-12-21 10:06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而文化认同则是民族团结之根

民族和睦之魂

近年来

峨山县深入开展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在创建工作中以文化为纽带

抓实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打造文化招牌

加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精心构筑各民族同胞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大早,县城民族团结广场便热闹了起来。束朝萍带领文艺队开始练习花鼓舞、傣族舞等,大家相互交流学习,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平时,汉族、彝族、傣族、哈尼族等多种民族的姐妹聚集在一起,参加我们这个团队,经常去跳各种广场舞、民族舞蹈。”峨山县古乐团舞韵文艺队束朝萍说。



        民族的团结进步离不开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在峨山,花鼓舞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花鼓舞愉悦大众,增进了群众之间凝聚力,对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束朝萍说:“全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跳彝族花鼓舞,我觉得彝族花鼓舞是大家的,只要是喜欢的人都可以跳彝族花鼓舞,花鼓舞不但在我们本县传承,现在已经传承到玉溪、昆明,甚至省外,全国各地都在传承,都在跳我们的民族花鼓舞。”



       县城民族团结广场绽放着共建共享新时代“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民族团结之花,每年的火把节盛会都在这里举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各族群众相聚在这里,跳花鼓、品美食、赏美景,感受文化的交流碰撞,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各族群众之间的文化交融,民族团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现在火把节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彝族群众的节日,已经成为峨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象征,是全县人民群众庆祝友谊,携手狂欢的盛大节日。”峨山县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老师张勇说。





        除了花鼓舞,彝族服饰也是峨山县一项重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精湛的彝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历史。作为彝绣传承人的柏珊、普海燕,一直致力于彝绣的传承和发扬,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美好的生活,绣出民族团结之花,把各民族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以前的彝绣只有我们彝族人自己绣自己穿戴,现在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然后彝绣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买的人也不仅仅是我们彝族人。”彝绣传承人柏珊说。





         峨山县现有省级非遗峨山彝族花鼓舞之乡、彝族服饰、彝族四腔、彝族开新街四项,国家级非遗峨山彝族花鼓舞一项。峨山县擦亮传统民族文化招牌,在活化传承中发展创新,如今一张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释放满满正能量,外树形象,内聚人心。

     张勇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掘培育民族文化精品,围绕‘百千万文化工程’,深入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持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开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凝聚起全县各族群众强大精神文化力量。”(峨山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 王欣 吉秋羽)

峨山网 (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2 )

GMT+8, 2024-4-26 01:54 , Processed in 0.045856 second(s), 18 queries .

返回顶部